close

在西北地區的兩個半禮拜即將結束。上午,把最後的樣本處理,打包起來,郵寄回艾城。在地質署工具室的,除了瘋狗和我以外,還有來自其他大學的研究生,大多是跟隨領隊和他太太(也是地質學家)在田野實習。午餐後,領隊帶著我們一批小鬼和一些採集工具上了路。

IMG_0671.JPG

在卡車的後面找到了一支被某採集人員用壞的石鑿。精神可佩 :P

IMG_0672.JPG

第一站,這是為了開闢新道路而炸出來的玄武岩岩壁。尚未風化。這屬於新太古代的Yellowknife 超群(supergroup)火山岩的一部分,約28到26億年前,比東灣的玄武岩還早了至少五億年。

IMG_0673.JPG

古斷層面中的斷層泥(鉛筆處),由鬆軟的黏土質粉末構成。斷層左側為26.6億年前的Banting Group英安岩,右側為較老的Kam Group玄武岩。

往城外開了一段路後,來到了第二站。

IMG_0676.JPG

26.826.6億年前的Burwash Formation濁流岩。這是黃刀鎮周圍分布最廣泛的沉積岩層,厚達五公里。兩周前,飛往小木屋的途中,自空中看到的巨大皺褶皆屬這岩層。

在GoogleEarth上也看得一清二楚(座標處):

Capture.PNG

IMG_0677.JPG

淡色的砂岩層,以及深色的泥岩層(已變質為板岩)。

IMG_0678.JPG

話說,五公里厚的濁流岩層,該如何斷定其年代? 這時候就得靠火山灰啦。

IMG_0680e.JPG

上方那條米黃色的(箭頭處)為火山灰飄落於水中,慢慢沉澱於海床上形成的。黑色部分則為火山噴發之間的一般海底淤泥。仔細近看,可發現這回火山運動間歇性的噴發了至少三到四次。若火山灰中含有鋯石,則能準確的鑑定出噴發年代,對上下沉積岩層做出年代約束。

這麼平滑的岩面,再大的榔頭也敵不過。只好拿出最終武器了:

IMG_0681.JPG

鑽石鋸必須用水冷卻,以防加熱過度。看似一般路面施工的場景,幸好大家都戴上了護鏡和耳塞,多變的風向還不時將石粉迎面吹來。

IMG_0683.JPG

領隊和瘋狗折騰了十多分鐘的成果。

IMG_0684.JPG

接下來,還得用鑿子。原以為可以簡單一敲,讓石塊根部斷裂,完整取出。沒想到,敲敲打打了好久,取出的盡是碎片。不過也好,火山灰層這樣也比較好分離出來。

IMG_0688.JPG

下午四點,來到最後一站,為21.82億年前的Duck Lake鎂鐵質岩床。在岩壁下的碎石中,為教授撿了一桶左右的樣本,要拿回實驗室再度進行年代分析,以增加精準度。

上頭的石塊看起來隨時都會崩落下來。

IMG_0689.JPG

岩床中佈滿了許多網狀的蝕變岩脈。

IMG_0690.JPG

近看,為綠簾石成分。

IMG_0692e.JPG

由於差異風化,岩床形成了高地(左)。從此處遠眺湖灣對岸的黃刀鎮,只見地平線上渺小的幾棟建築物,以及城外的廢棄礦坑井架(箭頭處)。話說這76公尺高,白身紅頂的井架(Robertson headframe)已有近四載的歷史,像座燈塔般的為飛機以及船隻指引方位。其所屬的礦坑(Con Mine)為西北地區的第一座金礦,也是黃刀鎮建立和繁榮的原因。所以,雖然礦坑自2003年已廢棄,這座聳立於地平線上的井架依然在許多居民心中占有特別的地位。日前,在撰寫這篇遊記時,才赫然得知井架已在2016年十月經炸藥拆除(新聞剪報)。我去黃刀鎮也只不過短短四回,但讀著這份消息,令人蠻感傷的。這拆掉的不只是一座地標,同時也是許多黃刀鎮居民的精神象徵啊!

IMG_0694.JPG

收工,回到黃刀鎮,領隊找大家去吃鎮上著名的炸魚配薯條(fish & chips)。看著晴朗的天空,我們決定步行到兩公里半外的舊市區。路經住家、小學、些許廢棄的空地。雖然身處北緯六十二度,空曠而寧靜的感覺卻十分相似於一千公里以南的艾城。談笑之間,不知不覺得就走過了半個黃刀鎮。

位於舊市區的Bullock's Bistro打的招牌是大奴湖現捕的新鮮魚種(江鱈trout、白鮭whitefish、玻璃梭鱸walleye等),依顧客喜好油炸、乾煎、或烘烤。比一般fish & chips更為多樣化。更何況,魚肉都是新鮮的! 記得以前吃到的fish & chips裡的炸魚塊都是冷凍魚肉做成,吃不出甚麼味道。

雖然價格非常不便宜(一客約$35-40左右),但對於沒有機會自己釣魚烹煮的遊客,這裡依舊是個不可不來的美食之站。

其實,我這次前來還別有任務。勘查期間,和領隊閒聊時,得知西北地區還有一種特有魚種: arctic char (北極紅點鮭),為極地地區原住民重要食物來源之一。經常被作為煙燻魚乾,也適合現煮。但此魚種只分布於北極海沿岸的水域,在黃刀鎮也很難吃得到。不過,Bullock's 不時會進貨,吃不吃得到就得靠運氣了。

抱著吃到生平中第一尾北極魚的夢想,我興奮地問了老闆娘。「整片的魚片已經賣完囉,不過有些小一點的魚塊,你要點個什錦魚串嗎?」唉唉唉~ 只好這樣吧,總比沒有還好。

IMG_0696.JPG

整整三十公分,塞滿了各種肥厚鮮美的魚塊,塗上佐料烤成的什錦魚串。一看了還真有點招架不住;以前在台灣,也沒有一餐內吃過這麼多魚吧。多虧今天在外面跑了一整天,肚子已經餓得不行了。配著自製的沙拉和薯條,一口一種魚,肉裡魚汁飽滿,完全不會感覺油膩。

順帶一提,北極魚就是左端那塊像鮭魚的東西。坐在傍晚的艷陽下,享受久違的美味,與大家閒聊之際,我立下決心,有朝一日一定要吃到整片的北極魚!

IMG_0695.JPG

餐廳對面就是當時為我們分配補給品的公司。回想起那些放了沒幾天就發霉的黃瓜和番茄,領隊一邊喝著啤酒,一邊碎碎念。

IMG_0697.JPG

回程,我們抄遠道,體驗一下寧靜的湖邊社區。這裡是冬天湖面結冰時,橫跨黃刀灣的冰上道路的起點。Mcbass的部落格有寒冬時在同一點拍攝的照片,供作參考。

睡飽了一覺,隔天打包打包,返回艾城。

IMG_0698.JPG

IMG_0699.JPG

遠眺黃刀鎮。稍早提到的天井在右方遠處。

IMG_0700.JPG

拜拜了,黃刀鎮。我們十一月再見! [link]

IMG_0701.JPG

飛越大奴湖。

IMG_0702.JPG

回到艾城了。恰好,當天風向朝南,所以黃刀鎮逃過一劫,而是輪到這裡被籠罩在北部大火的煙霧中。

2014夏‧西北地區,大奴湖東灣勘查日誌        完

下回: 2014夏‧洛磯山脈地質巡禮

arrow
arrow

    雪球石榴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